素養重要還是學科重要?
在108課綱強調「核心素養」的框架下,孩子也漸漸了解到素養能力的重要性。
▶核心素養包含三大面向與九大項目:
✓ 自主行動: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、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、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
✓ 溝通互動: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、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、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
✓ 社會參與: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、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、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
如果要把上述課綱中提到的,好大好遠的「素養能力」講得更白話,就可以回到「核心素養」的定義:
讓一個人能夠適應社會生活與面對未來挑戰,包含在未來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識、能力與態度,以及在生活中解決問題所需要的能力。
這樣講起來,素養教育確實是解決過往大家常說「學校沒教的事」,現在學校也開始培養孩子的人格特質、普世價值觀養成。
所以,學科還重要嗎?
—
【學習學科是為了考試?】
在學校習慣將基本學科稱為「考科」,包含:國語文、英語文、數學、社會、自然科學。
很自然地,在學習這些科目時,孩子的第一直覺會是「因為要考試,所以我要讀這些書」——考試變成了一個學習動機,而現今大家正重新檢視升學制度,逐漸降低考試的形式主義(如免試入學、繁星計劃等),但孩子將讀書動機停留在「為考試而讀」,若有一天不用考試了,就很容易因為失去了學習動機而放棄學習——不用讀書了!
我們先回過頭來討論「考試」這件事,有一部份的孩子在考試中可以得到很強的成就感與榮耀,因為考試成績優異,得以獲得師長們的肯定與認同,甚至在與其他同學的競爭過程中,從而找到自己的存在價值(比別人優秀),但這種類型的孩子,只因為他的「擅長」正好符合體制,若無法從考試中獲取成就感的孩子,也將學習動機放在「為了考試而讀書」,那他會背上滿滿的考試壓力,永遠在追逐成績與分數。
若讀書不是為了考試,那還能是什麼?會不會大人們說了很多對「學科」過度理想化的包裝,但孩子們日復一日的讀書,真的能感受到學習的意義嗎?
–
【學科與素養同等重要】
素養能力養成並沒有專門的課程教授「素養」,而是透過各門學科以素養導向的方式授課,我們無法將素養與基本學科分割,甚至在「核心素養」中提到的「知識」,就是學科的展現之一。
因此,孩子不能選擇只注重品格,相反的,我們希望孩子在學習學科之於,更要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素養能力。
在過往討論學習壓力與教育制度的不足,例如「填鴨式教育」指囫圇吞棗將課本上的內容塞給學生,為什麼要讀?如何運用?也許連師長都不知道,因為大家都是在相同的制度下長大。但我們不應過度消減學習學科的重要性,這些基本學力會是孩子在適應社會的基礎能力,若缺乏數理能力、識字辯讀、社會與自然科學等知識,將無法與社會交流,對於未來的發展將受到許多限制。
所以當孩子問:素養重要還是學科重要,可以告訴他,學科學到的東西也是素養的一部分!如果你覺得素養很重要,那更要好好學習「學科」。
—
教育不是非黑即白,孩子不是機器人,沒有一套公式可以改變孩子
對於「核心素養」,你有沒有其他見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