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的總和,我們想把孩子塑造的模樣
教育的意義之於不同的學者、教育工作者或角色(例如家長),都會有不同的闡述或形狀,也可以說是「期待」。
有的「期待」希望將孩子捏成「我認為好的樣子」;有的「期待」希望賦予孩子更多的可能性;有的「期待」會暫時把重心放回教育者的角度,反覆思考、咀嚼,找到真正可以帶給孩子最適性的幫助。
而無論我們想給孩子的是什麼,每位家長都是「教育」上最直接的利害關係人,家長的想法對孩子的影響力最大,因此教育工作者也期盼將學術上的思考,能夠落地到每個家長身上,從而讓教育能夠在不同的角色間流動與發生作用。
【我們的觀察】
當家長對孩子的期待,未能有充裕的溝通與引導,往往容易造成衝突。我們服務過的經驗當中也曾看見,家長在學生時期因時代背景與家庭境遇的關係,只有國小畢業的學歷,因此特別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習資源上不匱乏,除了學校的學習外,更安排了許多課外課程,但孩子並不能理解學習這些東西的目的為何,只知道「媽媽安排的」。
而資源不足的家庭裡,家長的「彌補心態」也不會少,除了省吃儉用擠出更多的資源供給孩子讀書,對於孩子的表現更是殷切盼望,也會把家庭貧困的轉機,落在孩子肩上,認為透過教育能夠翻轉命運,不要孩子跟自己一樣過苦日子。
我們把視角從家長的部分暫時移開,看見各界學者認知教育最重要的部分,有的人會說是「變得更成熟、更完整」或是「認識自我的歷程、找到自我」與「持續不斷的思辨與對話」,但這些思考回到日常生活,是否能在每次為孩子做決定時加入思考,或找到具體的方式陪伴孩子發展。
教育沒有絕對的答案,但我們可以與孩子一起發展
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當中,我們與家長一樣,往往在關注孩子單一學科及成績的過程中,會忘記了「我們想要孩子長成的模樣」。也許作為家長,有時候也不知道什麼樣才是最好,在不知道的時候,我們可以體驗「與孩子一起發展」。
舉例:如果以「變成更成熟的人」的角度來看,我們可以與孩子一起定義「什麼是成熟」,也許雙方對成熟的理解不同,但也能在討論的過程中,相互受到啟發,並朝著這個目標前進。當家長與孩子討論的話題不再受限於功課,更多的對話是圍繞在與孩子的自我發展相關,孩子也能更感受到被在乎,也更願意「練習」與家長敞開心胸的溝通,表達最真實的想法與感受。
—
教育不是非黑即白,孩子不是機器人,沒有一套公式可以改變孩子
對於「核心素養」,你有沒有其他見解